【市骨科医院建院75周年系列征文选登】在护理岗位上努力前行

开栏的话:
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。漯河市骨科医院(漯河医专二附院、漯河市立医院)也走过了75载光辉发展历程。
75年来,该院几次更名易址,整合兼并,历经了扩建、改革、科技创新等,逐步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康复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,形成了以骨科见长,多临床学科齐头并进、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。在建院75周年之际,该院也迎来了创建三甲医院的历史发展机遇。为进一步提升全院职工的凝聚力、向心力,即日起,该院在本报开设《护佑健康担使命 我与医院共成长》专栏,通过职工讲述个人成长故事,展示如火如荼的三甲医院创建进程。
转眼间,我到市骨科医院工作已经7年了。初入医院时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。当时,我怀揣着对护理工作的憧憬踏上岗位。7年的时光让我从新手小白成长为患者信任的专科护士。我每天在患者病床前忙碌,在护士站和病房之间穿梭。时光在偷偷溜走,收获也在这忙碌的日子里累积。
记得初次进入混杂着消毒水、血水、药物独特气味的治疗区,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。在护士长和科内资深护士的指导和鼓励下,我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,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认真学习各种护理技能,将工作的压力转化为成长的动力,在护理岗位上努力前行。血液净化室里绝大多数病人患有尿毒症,他们只能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。我每天的工作从病人称体重、测血压到内瘘穿刺等,忙碌、紧张、有序。在这里,我与患者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护理与被护理,更像是朋友与亲人,医患关系在工作中慢慢上升为信任和依赖。每次看到患者经过数小时的透析后感到轻松、舒适时,我觉得这一天的辛苦和忙碌都是值得的。
我在不断成长着、进步着,我所在的医院也在飞速发展着。随着医院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,2021年9月,医院对病区进行了高起点、高标准、高速度的规划与改建,重新规划病区结构,将原办公楼改为病房楼,在医院西南角停车场修建新型综合病房楼。这一举措既解决了床位紧张、患者住院难等问题,又让临床科室得到进一步细化,使临床的诊疗与护理更加专业、规范。我所在的血液净化室也在这7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,床位由原来的27张逐步增设到现在的42张,可以满足更多患者的治疗需求。
这7年里,我参加了许多血液净化护理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,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,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、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。对于一名护士而言,学习是不断提高护理技能的终极武器,要保持虚心好学的求学态度。只有虚心求教,不耻下问,才会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。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,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尤其重要。在工作中还要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,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,在换位思考中不断反省、完善自己。
在市骨科医院这个大家庭,我愿与全体职工团结一心,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,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作者:漯河市骨科医院(漯河医专二附院、漯河市立医院)血液净化室 高晓晓
统筹|杨三川
审核|赵明